中國數學會是中國數學工作者的學術性法人社會團體,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組成部分。中國數學會的宗旨是團結廣大數學工作者,為促進數學的發展,繁榮我國的科學技術事業,促進科學技術人才的成長與提高...
張平文院士:勇擔科教興國使命,發揮數學支撐作用
發布時間:2022-11-02
文 | 張平文(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部院士)
黨的二十大報告氣勢恢宏地展示了過去五年的工作成績和新時代十年黨和國家發生的偉大變革,鞭辟入里地闡釋了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使命任務,高屋建瓴地擘畫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宏偉藍圖,我聽后倍感振奮、深受鼓舞。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繼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提出“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概念之后,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再次對“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系統深刻的論述,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
中國式現代化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打破“現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路徑依賴,蹚出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富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新路,為我們加快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指明了前進方向。
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長期實踐表明,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依靠教育、科技、人才等基礎性、戰略性資源。特別是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發展的內外部環境面臨深刻復雜的變化,人才和科技競爭日益成為中美博弈的主戰場,成為我國國家安全的關鍵所系。
黨的二十大報告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視,廣大科技工作者也迎來了施展才干的更廣闊舞臺??平膛d國戰略的實施,必將有助于提升我國在重大科學問題和關鍵核心技術上的攻關能力,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目標,在全球科技競爭中掌握主動權;必將有助于提升全民族科技文化素質,進而推動現代化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
黨的二十大報告還對深化科技體制和科技評價改革、弘揚科學家精神、努力培養造就更多大師和戰略科學家等七類戰略人才力量進行了論述和部署。在去年兩院院士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院士們提出了“四個表率”的殷切期望,即做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表率,做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表率,做堅守學術道德、嚴謹治學的表率,做甘為人梯、獎掖后學的表率?!八膫€表率”是對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要求,是我們踐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使命擔當的思想指引。
今年9月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深化院士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見》,強調“提高院士遴選質量,更好發揮院士作用,讓院士稱號進一步回歸榮譽性、學術性”。院士遴選制度的改革和退出制度的建立,將有力推動院士稱號向學術本質回歸、向科學家精神回歸,讓院士們能夠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科學研究和學術指導工作中,在項目和成果評審等環節堅持公平公正原則,主動維護學部和院士榮譽。
在未來的科研和教學工作中,我將以“四個表率”及關于深化院士制度改革精神為指引,并與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結合起來,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用服務國家、服務社會、服務學生的實際行動回報總書記的信任和厚望。
作為一名應用數學領域的科研和教育工作者,我一直在不同場合宣傳和強調數學學科的重要性。事實上,幾乎所有的重大科學發現都與數學的發展相關。對于應用數學而言,更應該緊扣服務國家戰略這一時代命題,依托跨學科的重大科研基地、新型研發機構、校企聯合實驗室等平臺資源,加強與行業龍頭企業、國防軍工單位的實質性合作,完善應用數學創新鏈和產業鏈,推動更多應用數學成果轉化落地,助力芯片、材料、工業軟件等“卡脖子”問題的突破,以及相關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
新時代新征程上,應用數學工作者們要加強與各學科、各領域同仁的交流合作,為加快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攜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來源:《中國科學報》
數學會獎項
鐘家慶獎
鐘家慶教授生前對祖國數學事業的發展極其關切
鐘家慶教授生前對祖國數學事業的發展極其關注,并為之拚搏一生。為了紀念并實現他發展祖國數學事業的遺愿,數學界有關人士于1987年共同籌辦了鐘家慶基金,并設立了鐘家慶數學獎,委托中國數學會承辦。

關注微信
掃描二維碼關注
